安东尼奥战术体系遇瓶颈,破密集防守成U22国足新课题

  全媒体记者王晓瑞西安电

  U22国家队主帅安东尼奥在首战2比1险胜东帝汶后坦言:“我们配得上胜利。”尽管结果如愿,比赛过程却令人揪心。这让人不禁联想起三年前沙特U20亚洲杯预选赛首战,当时他带领的国青队3比1击败缅甸,决胜两球分别在第92分钟和补时第95分钟打入,过程更为惊险。

  赛前分析显示,东帝汶并非弱旅——他们在U23东南亚锦标赛中曾4比4战平缅甸。本场数据显示,虽然中国队在角球(12比4)、控球率(65%)、进攻三区次数(42次)全面占优,但东帝汶仍完成9次射门,并由队长加利·弗雷塔斯攻入一球。

  安东尼奥在赛前做足功课。9月1日,他专门组织战术分析课,重点研究东帝汶4比4战平缅甸的比赛录像。“球队没有低估对手,”他强调,“我们不断告诫队员不能轻敌。”队员汪士钦证实:“万事开头难,我们做好了困难准备。”

  技术层面,中国队通过录像分析发现东帝汶擅长前场高压逼抢。队长刘浩帆表示:“我们分析过对方战术,但临场还是低估了他们的脚下技术。”他回忆去年国奥对阵印度的经历:“赛前以为能轻松取胜,最终也是2比1绝杀,带有运气成分。”

  为何准备充分却表现吃力?刘浩帆认为:“教练分析了对手,但我们执行不到位。”面对东帝汶的深度防守,中国队缺乏有效破解手段。王钰栋指出:“对方采用拖后防守,我们缺少有效的进攻方式。”两个进球分别来自定位球和中场反抢后的快速反击,阵地战效率低下。

  安东尼奥在中场休息时要求加强横向转移,利用场地宽度,但收效甚微。执教U22国家队一年来,其最大比分胜利仅是2比0胜缅甸,从未净胜超过2球。追溯其国青时期,最大胜利是5比0胜马尔代夫。球队内部形成共识:安东尼奥的战术体系更适合对抗强队,面对防守型球队难以取得大比分胜利。

  球队磨合问题同样存在。王钰栋、拜合拉木等核心球员今年集训次数有限。王钰栋坦言:“队伍磨合时间短,场上缺乏默契。”但安东尼奥拒绝以此为借口:“我们不会找备战时间短的理由。”多数队员认同需自我提升,刘浩帆表示:“创造了很多机会,表现不满意是自己的责任。”汪士钦补充道:“必须做好困难准备,每个对手都是挑战,末战澳大利亚将更艰难。”

  亚洲足球格局正在发生变化,各队水平差距逐渐缩小,这给中国年轻球员上了深刻的一课。

相关资讯
更多